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3月4日,上海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,经酝酿讨论,拟向大会提交关于制定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的议案。代表们希望尽快出台这部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法,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把对国企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,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
实打实破除隐性壁垒
让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与立法
今年2月,司法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召开立法工作座谈会,会上透露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起草工作已启动。
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,希望能让广大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参与立法,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、新沪商联合会轮值主席、威达高科技控股董事长周桐宇表示,加快制定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法,将更好发挥立法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作用,在法治轨道上促进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、做大做优做强。
她列出这样一组数据:截至去年9月底,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,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2.3%。改革开放以来,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贡献了50%以上的税收、60%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、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、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、90%以上的企业数量。
周桐宇坦言,尽管我国近年陆续出台并实施了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,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指引,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扶持还存在一定“温差”——市场竞争面临隐性壁垒,融资信贷、信用修复、企业减负等普惠性偏弱,包容审慎监管及企业合规有效性仍有不足等,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
在她看来,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法的立法进程,是将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主张落实为具体举措,是巩固我国民营经济实践成果、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她建议,在立法过程中,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,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,构建符合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,“增强民营企业感受度,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”。